28日,记者从广东省质量大会暨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会上了解到,我省《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和《广东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方案》已于近日出台。
《方案》明确,要坚持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价值导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企业质量提升为主体,以改革创新为根本途径,对标国内外最优最好最先进,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升质量水平,推动“品质革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质量支撑。
打造质量创新的先行地
《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质量创新的先行地,质量探索的实验区。同时,实现产品、工程、服务和质量全面提高。主要工业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超过95%,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超过96%。
《方案》提出,要实现从广东产品向广东品牌转变,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超过5家。获中国质量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等企业或组织分别达到10家、15家、20家、6家。通过“广东优质”品牌认证产品超过100个。
在产业发展质量提升方面,《方案》明确要在全国率先构建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超过90,稳居全国第一梯队。传统优势产业开展技术改造企业比例超过90%,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25万元/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3%,高于全国水平。科技产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产业技术自给率超过7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0件。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质量共建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方案》结合我省实际,部署了环境质量提升、区域质量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质量合作三方面内容。
环境质量提升方面,《方案》提出,着力从质量标准入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流域控制单元为基础系统推进精准治污。全面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树立一批标杆城市,鼓励先行达到更高的空气质量标准。深化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粤东“汕潮揭”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区域质量提升方面,《方案》提出,要在专业镇、产业集群推行以标准为纽带的产学研联盟建设,制定实施先进的企业联盟标准,带动区域产业质量整体提升。挖掘区域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产品。围绕产业转移、产业共建,建设质量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发挥优质资源集聚优势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振兴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质量合作主要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质量共建。《方案》明确,建立多元质量合作机制,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快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粤港澳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开展质量技术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
鼓励将质量评价作融资授信参考
为改革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和制度,《方案》提出,从制度、财政金融、人才、激励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在加强质量制度建设方面,探索出台质量促进的地方性法规,强化对质量创新的鼓励、引导、保护,帮助自主创新的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性报告制度、产品质量风险监控及风险调查制度。率先建立健全产品损害赔偿、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和社会帮扶并行发展的多元救济机制。
《方案》明确,要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完善质量发展经费多元筹集和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质量创新、质量品牌、质量治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质量提升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实施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将质量水平、标准水平和品牌价值的评价结果作为融资授信参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