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 > 政民互动 > 常见问答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深圳老师支招:试试这三步
2024-07-23 10:36          来源: 汕尾市教育局          发布机构:汕尾市华侨管理区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从小就养成好习惯?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十佳师德标兵刘万讲老师做客“家庭教育大讲坛”,围绕“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策略和方法”这一话题展开探讨,并分享了习惯养成的“路线图”

       一、“三要素”撬动一个好习惯

     为人父母 ,都希望孩子拥有开朗、自信、阳光、勤奋等优秀品质,但却时常吐槽自家孩子“干啥啥不行,学啥啥不会”,同样都是孩子,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完美,而自家孩子却让家长头疼不已?

刘万讲老师表示,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不一样,而拥有良好习惯的孩子能够有更全面的发展,更能让家长省心省力。好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家长适时引导。刘万讲老师强调,孩子习惯养成有三大要素,分别是激发孩子的动机,立足孩子的能力、要有触发的契机

他通过分享一个小故事进一步阐述习惯养成的“三要素”:数年前,一个小女孩在山东老家读完三年级转学到深圳。在老家,她的课堂只有语文和数学。到深圳后,英语从零开始学,同学们多才多艺而自己什么也不会,为此女孩很自卑。她的父母和老师都在英语学习方面给予她很大帮助,与此同时,孩子有极强的运动天赋,父母就鼓励她在运动方面找到了自信,渐渐地,她不仅是运动会上的佼佼者,在学习方面也迎头赶上。现在,女孩是中国科学院的一名博士生。

刘万讲老师通过这个女孩的经历继续解读,“激发的动机”就是“同学能歌善舞,而女孩不会,她希望自己像在老家一样做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立足孩子的能力”则是“运动会上,女孩是体育健将,激发她的运动自信,并迁移到学习等其他方面。”而“触发的契机”,则是“女孩在运动会上的优异表现。”

刘万讲老师认为,家长只要把握了这“三要素”,通过适时引导就能启动孩子的行为,慢慢地形成好习惯

       二、好习惯养成三步“秘籍”

当前有一个普遍的观点,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而事实上,坚持了21天以上最后以失败告终的例子比比皆是。对于习惯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系的教授通过实验发现,大脑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对此,刘万讲老师表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想孩子真正养成一个好习惯,家长需要掌握三步“秘籍”——暗示、奖赏、惯常行为

习惯的养成,首先需要暗示。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暗示”呢?家长可以给孩子留纸条写上激励他的话,或者从语言上进行某方面的暗示,更需要以身作则,比如家长坐地铁时主动给别人让座,就是给了孩子“尊老爱幼”的暗示和示范。说到奖赏,刘万讲老师认为,家长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些规则奖赏,比如跑步结束后可以奖励一块巧克力;同时也需要设置惩罚,这么做是为了将习惯内化为行为,从而最终固化行为,让习惯定型。

在培养惯常行为中,刘万讲老师建议家长,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固定地方做固定的事情。同时,家长还可以尝试与孩子签订《行为契约书》——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既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且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合理目标,并按目标完成与否情况写明奖惩。此外,刘万讲表示《行为契约书》不仅是针对孩子的制定,同样也可以针对家长而制定。当孩子和家长各自付出努力,互相监督,家长的榜样行为也可以给孩子正向反馈,从而帮助孩子将“暗示、奖赏、惯常行为”从外向推动变成自我强化的“回路”,让习惯真正形成。

       三、从小培养好习惯
       三个阶段按“图”索骥,
针对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家庭教育的重点,刘万讲老师分享了习惯养成的“路线图”。他将0-16岁青少年习惯养成分成三个阶段:0-3岁无限关爱教育阶段;3-9岁严格规范教育阶段;9-16岁朋友赏识教育阶段

       0-3岁阶段

刘万讲老师认为,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孩子在三岁前,大脑会发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家长在给孩子营造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同时,还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感官刺激。”他强调,不是要给孩子上早教班,而是多和孩子沟通,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多让孩子去认识世界。在0-3岁的无限关爱教育阶段,刘老师给家长的具体建议是:丰富的感官刺激、多样的动作体验、手部精细化动作的训练、适合儿童的运动以及切勿拔苗助长。他还认为,都说智力是天生的,其实所谓的“天生”就是在孩子0-3岁时,家长一定要重视在早期教育中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支持,为孩子的成长之路夯实基础。

       3-9岁阶段

孩子进入3-9岁,在刘万讲老师看来是严格规范教育阶段时期。他指出,该阶段是孩子开始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这意味着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阶段,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该是简单明确、不唠叨。在初期孩子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需要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温柔地坚持”。“孩子的所有好习惯都应该在这六年里培养成型,可以说‘辛苦六年,幸福六十年’。”刘万讲老师强调,家长应该在这六年时间里重点培养孩子在“活动、运动、劳动”这三个方面的习惯。他表示,让孩子参加定向越野等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坚持一二项喜欢的运动除了能强身健体外,还能够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自信心等重要心理品质,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树立“体育是第一德育”的理念。同时,他提出6-12岁是孩子的“勤奋期”,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会洗衣做饭等必要家务劳动技能,让孩子对生活有参与感,有责任心,从而激发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和自立勤奋的精神。

       9-16岁阶段

刘万讲老师指出,9-16岁的孩子已步入青春期,严厉的教育方式可能会遭到孩子的抵触,因此需要家长像朋友一样对待孩子。他提醒家长们,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智慧的家长应该做到“爸爸靠前,妈妈靠后”,这样有助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当前,很多家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的现状:焦虑的妈妈,缺席的爸爸和情绪失控的孩子。刘万讲老师认为,妈妈爱唠叨确实是很多青春期孩子情绪爆发的源头,因此他提醒家长们,家庭教育中,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内容,比内容更重要的是关系。亲子关系重在沟通。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会产生“越沟通越叛逆”的困惑,刘万讲老师表示,其实这种时候家长要做的便是,发自内心的鼓励孩子、激励孩子和尊重孩子。针对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现象,刘万讲老师给家长支招——“五句话”帮助孩子戒掉游戏瘾

01
第一句话

(找一个合适的时机)爸爸妈妈知道你也不想沉迷于游戏。为了让你少玩手机游戏,爸爸妈妈让你受到了不少委屈。(释放尊重

02
第二句话

游戏开发者为了让你上瘾,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来进行设计和开发,所以游戏才有那么大的诱惑力,错不在你。你喜欢游戏,说明你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如果你能从游戏中走出来,说明你有自控力。拥有好奇心和自控力,以后一定能成大器。(让孩子减少自责,激励孩子。)

03
第三句话

我们不是完全制止你玩手机游戏,偶尔玩一下没有问题。我们想告诉你,在重要的时间要做重要的事情,要做好时间规划,要控制好自己玩手机的时间。(与孩子共情,尊重孩子)

04
第四句话

如何规划自己的手机游戏时间,需要我们怎么帮助你?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约定,共同遵守执行。(尊重孩子)

05
第五句话

你是一个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孩子,我们相信你能够做好这件事。(积极暗示,激励孩子,尊重孩子)

刘万讲老师表示,好习惯是资本,坏习惯是债务,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同时他提醒家长,孩子不是你口中的孩子,但是会成为你口中的孩子。“家庭教育的底线就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家长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习惯才有可能水到渠成。”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华侨管理区门户”网站,是否继续?